单位建设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14
2011-01
创新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
来源:解放军日报 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根基和源泉,也是基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对于调动官兵积极性、提升部队战斗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创新灵活多样的民主管理形式,努力营造浓厚的基层党内民主氛围。基层党组织是党内基层民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充分认清党内基层民主在部队基层党的建设和基层全面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改善和加强党内基层民主作为提高党支部“三个能力”的重要渠道,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列入基层党组织的议事日程,切实抓好落实。凡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健全完善决策机制,决策前坚持“从群众中来”,真正把群众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决策中严守党委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防止个人专断和极端民主化,做到在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决策后坚持“到群众中去”,严格督办和责任分工,确保决策落实到位。针对基层党组织年轻人成分多、民主意识强的实际,实行灵活多样的民主管理形式,比如实行基层党务公开和周末恳谈会等制度,努力使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决定能够科学、合理,实现决策效益最大化。 创新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基层党组织最基本的要素,只要其主体意识得到增强、主体地位受到尊重、民主权利得到保障,他们关心基层党建、参与基层党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就会不断提高。因此,要严格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围绕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增强党委支部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拓宽民主渠道,针对信息时代的特点规律,开设网上论坛、书记信箱等,及时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各种诉求,反映到党的组织中来。 创新基层民主建设的检查督导机制。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搞得如何,上级党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党委要切实把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尤其要加强对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情况的检查和督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确保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能够始终沿着健康轨道持续发展。要坚持把良好的民主作风和民主素养,作为重要素质纳入干部考评体系,使之成为选拔干部和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标准之一。
07
2010-09
马来西亚国际电子元器件及生产设备展览会
马来西亚国际电子元器件及生产设备展览会
07
2010-09
泰国电子元器件及生产设备展
泰国电子元器件及生产设备展
07
2010-09
中国机械和电子产品贸易展览会
中国机械和电子产品贸易展览会
07
2010-09
莫斯科国际电子、电子工业技术设备及原料展
莫斯科国际电子、电子工业技术设备及原料展
07
2010-09
莫斯科国际电子元器件及生产设备展览会
莫斯科国际电子元器件及生产设备展览会
07
2010-09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力电子展览会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力电子展览会
07
2010-09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不仅是强化和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客观要求,更是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现实需要。为此,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立足于党支部基础工作的不断强化,又要适新应变,创新突破。 一、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因此,要从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党内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出发,合理设置好党支部,提高组织生活质量。首先,要优化党支部设置。要按照上述“三个有利于”的原则,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较分散,工作任务重,活动范围广,流动性大的特点,灵活设置好党总支、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党小组等不同类型基层组织。其次,要科学界定不同类型党支部的工作职能。要按照不同的党支部类型“量体裁衣”,制定不同的工作要求,提出符合各党支部建设特点的工作要求。再次,要创新组织生活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组织生活,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结合实际合理安排“三会一课”。有条件的党支部可以探索开展网上组织生活的新模式。 二、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强化整体功能。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好每一名班子成员的作用,不仅是民主集中制建设的要求,也是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客观需要。要进一步优化党支部书记队伍。按照四中全会提出的“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配备干部的要求,明确新任党支部书记的任职条件,坚决克服把党支部书记当作“安置型”“照顾型”的岗位。要竞争择优,拓宽党支部书记的选配渠道,积极推行党支部书记民主推荐和竞争择优制度,真正把自己愿意干、群众拥护干、组织放心干的优秀干部选配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要切实加强党支部委员会建设。实行党政领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为党支部参与各单位重要问题决策创造条件。要明确责任分工,全面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坚决克服党支部书记“代包代揽”“包打天下”的现象。建立健全党支部参与本单位重要问题决策制度,提高党支部参与本单位重要问题决策的能力 三、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要按照四中全会要求,拓宽党员受教育渠道,发挥党支部教育训练党员的基本作用,以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作用为目的,切实加强改进党支部党员教育工作。一是教育内容上要贴近实际,党支部要定期分析党员队伍思想状况,找准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好党课教育内容,要针对一些单位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的实际,明确教学内容,加强督促检查,有计划地抓好党员自学。二是教育手段上要推陈出新。强化组织系统对党员电化教育的指导职能,建立健全党支部播放点,抓好党员电化教材的供片和播放收看工作,同时积极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探索网上党课和党员远程教育新模式。三要强化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新形势新体制下难点和热点问题增多、党员和职工思想日趋活跃的实际,突出以人为本,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做释疑解惑、化解矛盾、鼓舞士气、温暖人心的工作,确保队伍稳定;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积极营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认真做好服务党员和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要按照四中全会要求,建立服务党员长效机制,坚持从党员和职工的需求中找准服务工作的着力点,认真做好服务党员和服务群众工作。要在服务意识上有新提高。积极倡导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组织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都为群众服务的“三服务”理念,组织开展群众测评党员、党员测评支部、支部测评党委的“三测评”活动,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二要在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上有所加强。积极推行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民主推荐和择优竞争制度,党员议事制度和发展党员公示、问答、票决制度,推进党务公开,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三要在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有新突破。要分层建立党委成员联系支部、党支部委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明确联系方式和联系内容,及时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和工作上的实际困难;广泛开展党组织为群众送温暖、党员和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等主题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链接:http://www.cnr.cn/allnews/201007/t20100723_506781835_1.html